雍正在位十三年,之后他的第四个儿子弘历登基,做了60年的皇帝还做了4年的太上皇。其实一直有人质疑乾隆继位之谜,当雍正继位时乾隆只有11岁,而弘时已经成年,从年龄上来说弘历的机会不是最大的,雍正怎么就选择了弘历呢?
雍正出生的儿子虽然不少,但成活的却只有四个,最小的儿子过继给了果亲王,所以他再也没有机会继承皇位,接下来就只有三个儿子,弘时、弘历和弘昼,弘昼是出了名的荒唐王爷,所以皇位自然不会传给他。所有的竞争者中老三弘时和老四弘历是最终的人选,而弘时有他的优势,那便是年龄优势,雍正继位时弘时已经成年,弘历只有11岁。
雍正登基已经四十多岁,太子人选也是需要考虑的,弘时是最有机会做太子的人,但雍正最后却选了弘历继承皇位。
弘历的年龄虽然小,可康熙喜欢他。康熙晚年对弘历非常喜欢,相比其他子孙在来说弘历是幸运的。在历史上因为有一个好儿子得到皇位的人不是没有,像朱棣和朱瞻基的历史,雍正继承皇位是否也有弘历的原因。弘历登基之后一直把康熙作为榜样,可见爷爷对弘历的影响。
虽说弘时和弘历都不是嫡子或者是长子,但母亲的身份背景也非常关键。弘时的母亲不受宠,而弘历的母亲是我们熟悉的钮钴禄氏,钮钴禄氏是大清朝的贵族,深受信任,乾隆时期的和珅就是钮钴禄家族的人。
除此之外弘时被过继给老八也是有理由的,雍正登基之后开始清理遗留下来老八政党的问题,此时将弘时过继给老八能看出点什么。虽然不清楚两人中间发生了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弘时和老八之间定是有联系的。弘时被过继后弘历的皇位无人能够撼动,后续的事情更是顺理成章。
乾隆晚年昏庸到什么程度
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创造了其辉煌,那就是康乾盛世。康熙和雍正的呕心沥血让乾隆坐享其成。但是在康乾盛世之后清王朝的实力却迅速下降,这也与乾隆晚年的昏庸有关。
闭关锁国
而乾隆皇帝之前,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非常发达,史称:“民内有耕桑之乐,外有鱼盐之资”。而清政府也非常愿意接受外来的新事物,广泛的汲取外来的先进文化,甚至康熙皇帝带头学习西方的代数、几何,并且借助传教士的力量绘制了中国的第一幅地图《皇舆全览图》,所以清朝才能够在前期如此强大。
但是到了乾隆这里,因为经过自己爷爷和爸爸的发展,这个时候的清朝国力已经很强大,所以乾隆开始变得目中无人。面对马格尔尼通商的请求,乾隆皇帝傲慢的说到: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在这个时候乾隆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在马格尔尼访华后的数十年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英国等西方国家从农业国跻身工业国行列,而正是因为乾隆的错误决定使得中国错过了这个历史的潮流,最终导致了中国悲惨的近代史。
好大喜功,六下江南
乾隆到了晚年之后,看着国库里面的银子还很充实,就开始到处游山玩水,而皇帝不同于普通人,出行的乘具与住处都是顶尖的,所以每一次游玩都要花费大量的银两。但乾隆皇帝觉得在京城边玩的不够过瘾,就开始想去富饶的江南地区玩一下,而这一去就是六次。
据记载,乾隆每次出行随从高达两千余人,而且为了显示天朝的威仪,随从都是乘马的,并且还配备了大量的骡子与骆驼运送随行的物资,这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乾隆皇帝每到一处当地官员为了能够给皇帝留下一个好印象,大肆铺张以求龙颜一悦。六下江南总共耗银达到2000万两银子,这还只是账面上的数据,大量的官员借此机会大肆搜刮百姓,使得江南地区的民众苦不堪言。所以乾隆去江南旅个游就相当于把国库里面一年的银子糟蹋完了,当时清朝一年的税收才5000万两,哪里有这么多的银子给乾隆造?所以导致了清王朝的由盛转衰。
乾隆皇帝晚年昏庸到了什么地步?
在我们的刻板印象中,皇帝的生活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九五之尊坐拥天下,岂不快哉?不过真实的历史上,要想做一位明君,是非常辛苦的。我们都熟知“康乾盛世”,康熙到了乾隆年间是清朝最繁盛的时期。说起乾隆皇帝,不少不了解历史的人应该只记得电视剧里风流成性的“乾小四”,认为他是以为风流多情,决策果断的好皇帝。乾隆皇帝在位的前期的确在政治上颇有建树,但是很少有人了解到,乾隆晚年时昏庸至极。
01,大兴“文字狱”
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的太上皇。人人都说雍正时期文字狱的残暴,其实比起乾隆皇帝晚年时文字狱的力度,着实有些小巫见大巫。乾隆晚年时大兴文字狱,已经到达了一种丧心病狂的状态,读书人不敢随意吟诗作对,稍有不慎就要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曾有位读书人不过闲暇时随口一诌“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便被扣上反清的罪名,落得一个人头落地的结局。因为文字狱,多少无辜的家庭遭了殃,乾隆此举当真昏庸暴戾。
02,六下江南,挥霍无度
如果说大型文字狱展示了乾隆残暴的一面,那么六下江南真是乾隆奢靡无度的最佳写照。乾隆皇帝六下江南,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所行之处大兴土木,建造行宫,官员们绞尽脑汁的搜刮奇珍异宝,献给皇帝当作贡品。万园之园圆明园也是那个时期所建造,汇聚天下奇珍异宝,辉煌无比。乾隆晚年几乎将父辈呕心沥血积累下的国库败了个干干净净,给儿子嘉庆帝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03,闭关锁国,重用和珅
除此之外,乾隆皇帝做过最昏庸的一件事,大概就是闭关锁国了吧。“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思想终止了我国数千年来第一大国的地位,也为清朝最后的悲剧收尾埋下了伏笔。乾隆晚年下令闭关锁国,拒绝引进外来的先进文化,先进器具,沉溺在自己为自己编织的美梦里,最后也是子孙后代遭了殃。
此外,晚年的乾隆皇帝“亲小人,远贤臣”,爱听好话,重用奸佞,培养出了和珅这么个大贪官。也有另一种说法,和珅是乾隆留给儿子嘉庆的财富,和珅的“贪”是乾隆默许。至于真相如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纵览中国古代史,盛极而衰的例子不止乾隆皇帝一个,这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思考。做人做事要从一而终,半途而废不可取;做人做事要谦逊肯学习,狂妄自大不可取;做人做事要不断进步,故步自封不可取。历史已经成为历史,不必为谁而感到惋惜,时间不会停留,要面对明天的是自己。